|
|||
|
以前说起树木岭,给长沙人的印象是个工业区,附近有省华云机器厂、省医疗器械厂、省工程机械厂、长沙正圆动力配件厂、长沙鼓风机厂等许多家工厂。但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地图右下角边上只标有矿山机械厂,公交车站牌标写着“矿机厂”人们却叫此站为“矿山”站。这里未必有座真矿山,只是这里有长沙最大的机械工厂叫长沙矿山通用机器厂,因为名字太长,简称为“矿通”。我是1982年学校毕业就分配到长沙矿山通用机器厂,一待就是10个年头,从一名维修电工成长为工程师。虽然工作了10年,但厂里有将近6000职工,大部分职工都不认识。 撰文、供图/康明慧
规划图纸来自苏联全国十几个工厂按这套图纸建设
工厂是在1958年大跃进年代中诞生的。当年湖南省委和第一机械工业部根据国家第二个五年计划的要求,决定在湖南建设一批机械工业主导厂。矿通作为省市的重点工程,于1958年9月1日破土动工。据了解,工厂的规划图纸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时苏联援助我国时用的,在全国各地有大约十几个工厂都是按这套图纸建设的,厂房、办公楼、宿舍的布局与外形等都很相似。1959年定名长沙矿山通用机器厂,1986年改名长沙重型机器厂,2008年改为湖南长重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1958年“矿通”确定现址,即东郊树木岭秀才坡。最初长沙机床厂陆续抽调400余名职工到矿通工作,后长沙金属二十五社合并,长沙机床厂技工学校迁入,省内兄弟企业先后派出干部工人支援工厂建设。建厂前,树木岭是荒凉远郊,杂草丛生,附近仅有庙宇和一所乡村小学,生活和办公条件很简陋,筹建人员借住农户家,利用一所守墓的民房“朱氏墓庐”办公。当年8月,600名施工人员和100名技校学生进场,他们“土洋结合”,发动群众搞建设。工厂老职工老喵喵(网名)回忆:全校师生不辞辛苦边学习边建校,自己还没有扁担高,从子弟学校上一年级到自己挑土建中学见证了学校的诞生,可见当年创业的艰辛。
给铁道部交两台绿皮车,就足够给全厂职工发工资
工厂成立60年来,产品有矿用机车、破碎机、减速器、斗轮机、铁路客车等,是多门类、多品种、大重型、小批量生产的企业。
1978年,矿通参与设计并生产出我国第一台用堆取重物料的中型斗轮堆取料机,是为湘潭电厂定制的。斗轮堆取料机全国主要有三家制造厂制造,至今仍是矿通的主打产品,销售也是经久不衰。记得厂里销售部门的同学讲过,有客户购买矿通产品,时隔十多年后回访,发现设备用了十几年从没有坏过,客户还开玩笑:“质量这么好,怎么能赚钱”。
1983年,矿通被铁道部批准成为铁路系统外唯一定点生产铁路客车的工厂,规模要求为年产YZ22型硬座客车200辆。YZ22型客车是上世纪五十年代从苏联引进的,现在俗称绿皮车。当时全厂上下很重视,组织技术人员多次到外省车辆工厂调研学习。1985年,我在工厂电大班的毕业设计,就是设计客车转向架加工专机。厂里还聘请南京浦镇车辆工厂的冯技师指导生产工艺,铁道部在厂里还派驻了验收组,验收组成员均来自株洲430厂。矿通在很短时间内就试制出样车,给当时具有30多年铁路客车制造经验的铁路系统工厂带来不小的震动和冲击。由于关键零部件不能自己生产,需要在铁路工厂订购,往往不能满足需要,导致产能大大削减,有时每月只能生产2节车厢。当年全国三角债多,工厂很多其他产品货款常不能及时收回。厂里经济困难,每月只靠交付2节车厢,通过驻厂验收,盖章通过,铁道部的货款马上到位,到底是铁老大,不差钱,总是及时解决全厂职工发工资问题。
矿通制造的矿用设备体积超大,质量重。矿通也生产军工产品,担任57mm高炮部件加工和总装任务,由此兴建了军工车间,有铁路专线。整个长沙,工厂有铁路的单位寥寥无几,矿通却有条与京广干线连接的厂区铁路。这条铁路铁轨通向各主要车间和货运站,产品可以从车间通过铁路货车直接发货到全国各地,工厂生产需用的燃料(重油、焦炭)源源不断运进工厂,同时也为周边单位提供卸货方便。
矿通有位围棋高手,曾经培养过罗洗河等国手
矿通是大工厂小社会,生活区有幼儿园、子弟学校、技校、职工大学,还有食堂、游泳场、医院、俱乐部、经济警察、消防队、列车发电厂、制氧站、煤店、液化气站等,俨然是个“独立王国”。
矿通食堂为改善职工伙食,还曾自产面包,那时算是新鲜产物,味道不错,去晚了还买不到,于是厂里给每个职工免费发六个面包当福利。有的家庭职工人数多,发的面包也多,领一次足足可以吃一周。
在业余生活上,厂里职工人才济济,足球、篮球、排球、象棋、围棋、桥牌等十几个项目,参加市、区职工比赛中都取得过好成绩。子弟学校教师杨云杰早年曾获长沙市象棋甲级棋手称号,后又拜师学围棋,1978年,夺得省运会围棋冠军,后又代表湖南参加过全国一些职业围棋大赛,是本省的围棋高手,1998年在好友杨志存(湖南省棋类协会副秘书长)建议下创办了湖南省青少年围棋实战教室,培养省内青少年棋手,先后培养过朱毅、黄奕中、罗洗河、吴新宇等职业选手。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人们时兴跳交谊舞,职工文体活动十分活跃,经常利用礼堂和会议室举办舞会。天花板上吊一些彩色灯泡,墙上、窗上挂些彩带,再用彩色气球装扮,乐队由厂里的乐器音乐爱好者和社会上的乐手歌手组成。虽然比较简陋业余,但参加者还是非常踊跃,我也是那时候学会了跳“快三”“慢四”的。
那时矿通的婚礼,节俭又热闹。记得1988年,在铸钢分厂工作的同学老胡结婚,请柬贴在工厂大门,厂休日周四晚上,在厂里的露天放映场电影包场,免费招待全厂职工,放的什么电影已没印象了,在当时这搞法也是蛮时尚的。
现已改名的工厂已搬到金霞开发区三年多了,曾经辉煌的老国企已面目全非,厂房拆的拆,出租的出租,厂内的铁路也被拆除。楼盘建设正在厂址上如火如荼地进行,一栋栋三十多层的高楼拔地而起,巨变的时代,总有些东西要告别的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
图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