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老泉,听听名字就给人一种年轻的感觉。不必看见,就仿佛已经看见了。那喷涌的水源,那长流的碧波,永远是活泼泼的,青春常在的。在《滕王阁序》里王勃慨叹说,“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比较起来,这难老泉实在值得叫人赞赏羡慕。
据文字记载,“难老泉”是晋水的主要源头,古时候的晋国因晋水得名。晋祠位于山西省的中心地段,海拔780米,难老泉是晋水的源头,俗称“南海眼”、“南老泉”,号称“晋阳第一泉”。这难老泉亭,初建于北齐天保年间,公元550到559年之间,历代进行过多次修建,现在我们看到的亭子是明代重建的,保留着北齐风格。
难老泉,“晋祠三绝”之一,是晋水的主要源头。泉水出自地平线下约 5米的断层岩,水温恒温17℃左右,即使是在隆冬之季,水中特有的生长草 仍然碧绿如茵。
难老泉亭建于泉眼上,位于水母楼东。北齐天保年间(550~559)创建, 明嘉靖年间(1522~1566)重建,亭长4.2米,宽4.8米,为八角攒尖顶,高9 米,面积85.17平方米。斗拱昂嘴的做法,突显明代特点,而间架依然保留 着北齐风格。亭内泉眼深约10米,砂石砌筑。泉口围以木栏杆,游人可凭栏 观赏晶莹透明的泉水。
亭内匾额很多,有傅山所书“难老”,有刘汇写的“晋阳第一泉”,有 清代宁鹏年为泉亭作“昼夜不舍,天地同流”的楹联。其中傅山所写的“难 老”立匾,笔力遒劲,引人注目,与“对越”、“水镜台”二匾合称晋祠三 大名匾。
难老泉亭的外观与江南园林的亭子不太一样,亭高9 米,直径8米,面积85平方米。亭的平面呈八卦八边形,顶子高耸,为八角攒尖顶,灰瓦布顶,八条孔雀蓝琉璃垂脊特别醒目,仿佛八条蟠龙戏珠,龙头集中于攒尖顶的宝瓶宝珠。檐柱有侧角和收分做法,具有明代北方园林中亭台建筑的特点。
屋檐下的斗拱为三踩斗拱,每柱头设置斗拱一攒,角科斗拱采用斜栱做法,正面伸出三踩翘头,左右也伸出翘头,承托上方耍头和檐檩。平身科位置设置斗拱两攒,从大斗口内水平伸出如意式昂头,其上承托厢栱,交蚂蚱式耍头承托麻叶头支撑檐檩。
亭子里跳斗拱后尾做法类似清代溜金斗拱,斜方向翘起秤杆,支撑起垂莲柱。 亭子内部梁架,分上下两层,由八根戗杆支撑垂莲悬柱,分别环绕一圈,中间高悬雷公柱,雷公柱制作成龙头形状。而间架依然保留北方亭式建筑的古朴风格。
这样的亭一般为开敞性结构,没有围墙,多建于路旁,后来则逐渐从军事设施发展成供行人休息、乘凉或观景之用。所以《释名》中对亭的解释是:“亭者,停也,人所停集也。”
自古以来,难老泉吸引了无数游人。尤其是唐代,泉边游人如织,仕女如云,觥筹交错,箫鼓喧天。一天,大诗人李白乘舟载酒,携着歌妓,逆智伯渠而上,到此盘桓长吟,留下了“晋祠流水如碧玉”和“百尺清潭泻翠娥”的诗句。历代文人墨客,逗留观光,多有题咏。李白之后,有白居易、范仲淹、司马光、欧阳修、元好问、朱彝尊、傅山等,近现代名人冯玉祥、郭沫若,印度诗人泰戈尔也曾前来游览,大多留下了诗词文章。
“难老泉”的来历,有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传说在晋祠北边二十里地的金胜村,有一个姓柳的姑娘,嫁给了晋祠所在地的古唐树。她婆婆虐待她,一直不让她回娘家,每天都叫她担水。水源离家很远,一天只能担一趟。婆婆又有一种脾气,只喝身前一桶的水,故意增加担水的困难,不许换肩,折磨她。有一天,柳氏担水走到半路上,遇到一个牵马的老人,要用她担的水饮马。老人满脸风尘,看样子是远路来的,柳氏就毫不迟疑地答应了,把后一桶水送给了马。可是马仿佛渴极了,喝完后一桶水连前一桶水也喝了。这使柳氏很为难:再担一趟吧,看看天色将晚,往返已经来不及了;不担吧,挑着空桶回家。一定要挨婆婆的辱骂。鞭挞。正在踌躇的时候,老人就给了柳氏一根马鞭,叫她带回家去,只要把马鞭在瓮里抽一下,水就会自然涌出,涨得满瓮。转眼老人和马都不见了。
柳氏提心吊胆地回家,试试办法,果然应验。以后她就再也不担水了。婆婆见柳氏很久不担水,可是瓮里却总是满的,很奇怪。叫小姑去看,发现了抽鞭的秘密。又有一天,婆婆破天荒允许柳氏回娘家,小姑拿马鞭在瓮里乱抽一阵,水就汹涌喷出,溢流不止。小姑慌了,立刻跑到金胜村找柳氏。柳氏正梳头,没等梳完,就急忙把一绺头发往嘴里一咬,一气跑回古唐村,什么话没说,一下就坐在瓮上。从此,水从柳氏身下源源不断地流出,流了千年万年,这就是“难老泉”。
这故事的题目叫做《饮马抽鞭,柳氏坐瓮》。晋祠背后的山叫悬瓮山,《山海经》里说:“悬瓮之山,晋水出焉。”这大概就是“柳氏坐瓮”的根源。这道泉水,和“鱼沼泉”、“善利泉”,汇成普水南北两渠。除了供应居民食用,可以灌溉三万亩农田,开动一百盘水磨。范仲淹游晋饲曾赞美说:“千家灌禾稻,满目江南田。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
图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