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祠博物馆内奉圣寺是一座禅宗寺庙,原是唐朝大将尉迟恭舍宅为寺创建。经过岁月变迁,现存奉圣寺已不是原貌,主要建筑系20世纪80年代初从各处搬迁的元、明古建精品,或为原址复建。其建筑空间布局为两进院落,依次为山门、南北碑廊、弥勒殿、大雄宝殿、南北配殿、浮屠院。奉圣寺在园林环境营造中,造景手法独特,营造出兼具地方特色和佛教特色的植物景观。
奉圣寺,又名十方奉圣禅寺,一名释迦庵,位于祠区南部。据元皇庆二年(1313)王居实所撰《重修奉圣寺记》碑载:此处原为唐朝鄂国公尉迟敬德的别墅,唐武德五年(622)奉敕创建为寺,唐高祖李渊赐额“十方奉圣禅寺”。金贞佑年间(1213~1217)蒙古军南侵,除正殿、中殿、法堂和宝塔外,其余建筑都毁于兵火。元皇庆二年(1313)释洪智重建,大加修缮,才恢复了原状。
原奉圣寺规模宏大,寺内中轴线上建有山门、前殿、中殿、后殿,还有钟、鼓楼和藏经楼,组成一座三进院落,后因历史原因损毁。现奉圣寺重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坐西向东,东西长126米,南北宽33米,占地面积4158平方米,主要由山门、过殿和大雄宝殿组成。山门由景清门迁建于此。景清门为晋祠原大门,创建于元代,单檐歇山顶,高10.5米。面阔五间,进深四椽,总体仍保持元代风格。山门明、次间宽敞,稍间及两山筑以墙壁。殿顶琉璃为明代烧制,精美绝伦。
过殿由汾阳二郎庙迁来。二郎庙创建于元至元十七年(1280),脊下有题记为证。悬山顶,面宽三间,进深四椽,高9.2米。前檐出廊,廊柱粗壮,柱头卷刹明显。前廊柱头斗拱四铺作,当心间补间用45度斜拱一攒,次间外檐的补间与柱头铺作相同。殿内彻上露明造,平梁和三椽栿均为稍加砍削即用的草栿作法,木材引用天然弯曲原木作主要的构架,当为典型的元代山西地方手法。
大雄宝殿,由太原东山马庄芳林寺迁来。据《阳曲县志》清咸丰六年(1956)《重修芳林寺碑记》载,此殿创建于宋熙宁二年(1069),明代重修,清代屡有修葺。现大殿位于宽阔的高台上,单檐歇山顶,面宽五间,进深八椽,殿高13.50米,颇为壮观。梁架为六椽栿对后乳栿,通檐用三柱,殿内后槽用内柱一列,山面两缝梁采用穿斗式结构。斗拱五铺作,重拱计心造。补间斗拱每间用一攒。斗拱用材较大,简洁舒朗,承挑着两米的出檐。大雄宝殿内塑有释迦牟尼、普贤、文殊菩萨等佛像九尊。殿内两山及后檐墙饰壁画,为释迦牟尼一生佛教传奇故事三十六幅,后檐墙为西方三圣释迦牟尼、阿弥陀佛及药师佛。南北新建地藏殿和观音殿,内实彩塑。
前院南北两廊内耸立着唐译八十卷《大方广佛华严经》经幢,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和书法艺术价值。唐圣历二年(699),高僧什刹难陀到长安翻译佛经,译成《华严经》八十卷。武则天亲自为之作序,当朝著名诗人宋之问协助经办,吕仙乔等多位书法家以隶书、小楷刻于石幢,北汉天会年间又补刻。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企图盗走这批珍贵文物,当地群众奋力保护,将其置于离晋祠八里多的风峪石洞,故幸免被盗,重建奉圣寺时移于此。
两侧碑廊中,陈列着唐译八十华严的石刻祖本,武则天亲自为之作序,是融佛学、史学、文学、书法于一炉的珍贵文物。
寺庙在我国多个城市中都有分布,奉圣寺作为一座禅宗寺庙,无论从布局,以及建筑构造上看,都有很多突出的自身价值、发展魅力,同时也会呈现出较强的文化吸引力,因此在加强对其寺庙保护之后,依然会产生极强的突出性意义,这也是这座寺庙很有能力的体现之处,即便多数寺庙的知名度不是很高,却还是能展现出很高的地位意义,同时还体现出其寺庙很丰富的地位作用,未来通过加强管理之后,还能体现出更突出的社会影响力。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
图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