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古城、品文化、赏名画、学非遗......日前,通宝育杰、晋源区实验中学等学校“品读历史 行走晋阳”研学游活动火热开展。自春季开学以来,太原古县城依托传统文化资源,推出“研学+”多重文化主题体验模式,古城研学犹如“行走的课堂”,正成为当下热衷的旅游和教育方式。
一城看山西,一街五千年。作为研学课程实施基地,太原古县城聚焦华夏历史文明沉浸体验地、文物保护研究地、山西省地域特色产品展销地、市民休闲地、游客集散地五大功能,深挖太原2500年悠久的历史,在传承晋阳古城历史文化遗存的基础上,结合传统文化和非遗文化,精心打造了太原县衙课程、文庙开笔礼、花馍研习社、《清明上河图》、晋阳考古博物馆五大研学路线,现场研学活动中,通过讨论、游戏、动手体验等环节,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沉浸式感受古城文化的精髓和魅力。同时,基地根据学生群体的不同学段特点、研学主题,结合学生年龄兴趣爱好,开发设计具有独特风格的手绘式研学手册,既能提供研学指南,指导学生养成行为规范,又能传递学习方法,检测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研学实践能力。
太原县衙课程以中华五千年历史朝代为主线,串联了整个县衙的场馆及太原建成发展史的内容和该时代同期的历史事件。通过知识定向的方式,走进太原史记,让学生们感受历史文化脉络,从区域视野品读中华文明和中国历史,了解中国朝代的发展史以及对山西这座城市产生的历史的发展与变迁。
太原晋源文庙不仅是拜祭儒家创始人、我国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等先哲圣贤的地方,同时也是教育学子、培养人才的地方。“开笔礼”俗称“破蒙”,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学童开始识字习礼的一种启蒙教育形式,被称为“人生四大礼”之一。文庙开笔礼课程中,同学们身穿崭新的汉服,在家长和老师的见证下,“端正衣冠”、“行拜师礼”、“朱砂启智”、“击鼓鸣志”、“启蒙描红”。通过开笔礼仪式让学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培养其尊师重道、尊重长辈的品质,塑造崇文尚德的良好品格。
花馍研习社中,通过研学老师的专业讲解,同学们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定襄面塑技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省级非遗传承人——续爱花老师的指导下,大家纷纷动手尝试,经过切、揉、捏、揪、压、搓等步骤,一个个形态各异、创意独特的花馍被制作出来。同学们在体验花馍制作过程的乐趣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传统非遗面塑的审美价值和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
《清明上河图》,堪称是当时盛世繁华的精髓再现,绘制出北宋时期汴京市集的繁荣景象及熙攘人群。深入清明上河图的世界,同学们实践体验活字印刷、木版年画和汴水虹桥背后的文化和历史内涵,深刻了解汴梁的社会风貌,认识清明上河图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激发学生对传统工艺的兴趣。
晋阳古城始建于公元前497年,距今有2500多年的历史,由晋国卿大夫赵简子的家臣董安于所创建。在晋阳考古博物馆,通过了解晋阳历史,引领学生们描绘城市之美、展示城市之变、启迪城市之思,传播晋阳声音,弘扬晋阳精神。
“基地目前能同时接纳1000以上大型研学团体,可以满足中小学校同时开展不同年级学段研学实践活动的需求,解决学校开展研学活动多频次申报出行的困扰。在研学过程中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和巡查人员,保障研学实践教育活动的顺利实施。预计年接待学生研学量可以达到二十余万人。”太原古城科素研学实践基地负责人梁慧杰介绍。
据了解,太原古城科素研学实践基地2023年成功入选山西省教育厅第三批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示范基地,入选山西团省委、省少工委首批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营地(基地),省文旅厅第一批山西省研学旅行基地。(杨润德 王俊芳)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
图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