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山西聚焦传媒!

“母亲河畔的中国”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太原

文章来源:作者: 点击量:4002
发布时间:2021-10-19 17:34:02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由中央网信办指导,山西省委网信办等沿黄九省网信办及中国新闻网主办,黄河新闻网协办。“母亲河畔的中国”为主题,围绕黄河文化,通过组织网络媒体走读黄河的形式,深入挖掘黄河沿线文物和文化资源精神内涵,溯源黄河文脉,讲好黄河文明起源故事、黄河精神故事、黄河人物故事、黄河生态文明故事,坚定民族文化自信。10月18日,“母亲河畔的中国”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成员走进山西省太原市

(一)汾河四期湿地公园

汾河是山西的母亲河,经过多年治理,如今汾河太原城区段已经形成了一条位于市中心、长达近43公里的绿色生态长廊,堪比一座贯穿城市南北的“绿色大公园”。河生态修复治理四期工程,是太原市委、市政府牢记习总书记殷殷嘱托,坚持践行“四治”一体推进,具体落实“让这条山西的母亲河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重要指示的又一生动实践,是再现锦绣太原城盛景的主要工程。

最大特点在于其以湿地良好生态环境和多样化湿地景观资源为基础,野趣更浓、负氧离子含量更高,也更加贴近自然环境,吸引了大量野生珍稀鸟类栖息;并建有一定规模的旅游休闲设施,可供人们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共生。湿地是水深不超过6米,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或咸水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是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被誉为“地球之肾”。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调蓄洪水、调节气候、维系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太原汾河湿地公园按照湿地的特性,恢复城市局部自然生物的多样性,以实现 城市生态系统 的良性发展。

(二)晋阳桥

习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来到汾河太原城区晋阳桥段,听取太原市汾河及“九河”综合治理、流域生态修复等情况汇报,沿河岸边步行察看汾河水治理及两岸生态保护、城市环境建设等情况,对太原汾河沿岸生态环境的沧桑巨变表示欣慰。治理汾河,不仅关系山西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也关系太原乃至山西历史文化传承。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把加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推进能源革命、推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统筹起来,坚持治山、治水、治气、治城一体推进,持续用力,再现“锦绣太原城”的盛景,不断增强太原的吸引力、影响力,增强太原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明代诗人张颐还为我们留下一首《汾河晚渡》:“山衔落日千林紫,渡口归来簇如蚁。中流轧轧橹声清,沙际纷纷雁行起。古人观景除了上观赏自然风光之外,更加注重意境,正因为如此,汾河晚渡,在清代成为太原八景之一。

“汾河晚渡”的美景是汾河生态修复的缩影。山西省委、省政府,太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汾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开启了生态化、全流域、系统性治理新探索。经过努力,如今的汾河碧波荡漾,两岸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市民漫步休闲,汾河正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也给汾水之滨的人们带来了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三)太原古县城

太原古县城始建于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2011年被评为国家历史文化街区。城内有国保文庙、省保秦家大院等79处历史文物,城墙、寺署衙庙、商铺等各类建筑300余处,以其鲜活的历史人文传统、完整独立的县城空间结构、突出的历史风貌、鲜明的地方特色、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晋阳文化的重要遗存,具有极高的历史保护价值、文化挖掘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

古县城建在汾河之畔,向东可观望汾水,东城瓮城外门额为“东汾聚秀”,进一步形象生动地描述了古城东面汾河两岸是另一版本“清明上河图”似的秀美风光。城内的众多历史街巷、建筑遗迹及特色民俗,见证了宋、明之际太原的历史变迁,是明时期太原历史文化的杰出代表,更是太原城市发展的文脉所在和精神依托。

城内布局文化项目、非遗文创、研学科素、酒店民宿、休闲娱乐、生活配套、餐饮美食、特色零售八大业态版块,打造华夏历史文明的沉浸体验地、山西省地域特色产品展销地、文物保护研究地、游客集散地和市民休闲地五大功能地,实现文化繁荣与产业发展同步。

上图小店区刘家堡

图文:蔺福平

热门图片

新闻爆料

图片精选